• 您当前位置: 首页 - 人才培养 - 旗下产业 - 实践教学 - 正文

    2024年见习日志二

    发布人:张磊   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10   浏览次数:

    见习日志2│陕西考古博物馆


      420日下午,公司历史学21级全体同学到达陕西考古博物馆。跟着讲解员一起,推开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大门,走进人类文明的第二现场,穿越古今,触摸历史的记忆,探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真相。踏过长长的石砖“考古桥”,越过24处无言的数字叙事,从“公元前58年美阳得鼎”到“20224月陕西考古博物馆开馆”,是中华的一眼千年,也是陕西考古史的百年。

     

      作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,陕西考古博物馆集考古发掘、科学研究、文物保护、教育展示为一体,其专业性和综合性,堪称国内领先。馆内设考古历程、文化谱系、考古发现(两厅)、文保科技四大篇章,以考古学学科发展为主线,以考古发掘成果为媒介,向公众展示从考古调查、勘探、发掘、现场保护到实验室修复、研究、阐释、展示以及对外传播的考古全流程。


     


      首先,同学们跟随徐旭生先生的考古手稿,回顾陕西考古“第一铲”——1934年宝鸡斗鸡台的发掘。自1934年至1937年,斗鸡台历经3次较大规模发掘。首次发现了“周代壁画 秦代漆器”,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居址和周、秦、西汉等时期的墓葬、车马坑,揭开了秦周文明的探索序幕,奠定了现代田野考古的行业规范,标志着陕西科学考古的发端。再到现代文物普查,考古历程篇系统地展示了我国及陕西考古的发展进程。丰富的背景资料再现,让同学们秒懂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。都邑遗址、青铜礼器、史前陶瓷、陶俑……构成了重要且丰富的文物标本库。


     


    如果第一展厅是考古学的专题视角,为我们拓展参观的专业视角,那么第二展厅文化谱系篇,则立于人类文明的演进视角,为我们呈现从史前文明到城邦文明的千年辉煌。从旧石器时代到周原遗址,一件件珍贵的文物,如同历史的活页,展示着古代高超的技艺,更全景式地再现了陕西境内,人类历史的变迁,以及由“周原文明”开启的千年华夏文明的演进。

    第三、四展厅「考古发现篇」,从都邑性城址的整体发掘和系统性发现,结合中华文明礼制的演进,通过原始陶器、青铜礼器、建筑艺术、精美瓷器、雕刻、壁画等文物,立体融合再现了华夏先祖遗留的千古绝唱。馆内用3D打印技术,制作了“21世纪世界十大考古发现”石峁遗址的城防、宫室建筑、大型墓地、手工业作坊遗迹的等比例缩小模型,再现了4000年前石峁城的恢弘。护城石墙上的兽纹石雕、藏玉于墙、精美壁画,还原石峁遗址的发掘现场。石峁纴木的发现,将纴木的应用技术,提早了1000多年。

    第二单元“寻踪帝国 盛世再现”,介绍陕西境内极具代表性的秦、汉、唐遗存,包括都城、帝陵、贵族及平民墓葬等风俗;第三单元“追迹古都 陶冶风雅”,主要展示以耀州窑址、吕氏家族墓等考古发现。从文明摇篮到十三朝古都,再到考古重镇陕西,文化遗产宛若星斗。夏商周之源,秦汉之风、唐宋之韵,这是我们的历史长卷,也是先祖留下的千古绝唱。

    通过本次陕西考古博物馆的见习,同学们深刻感受到,在我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,陕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这里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,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。通过本次参观学习,同学们深刻认识到:“以古代文明为基础,用现代科技做加持”,,文物才能够得以长久保存。而且,对于每一件文物而言,被发现也许只是起点,而发掘后的研究与保护工作,仍需要历经更为漫长和艰辛的道路。


     

     

    见习生:李嘉航

    地 址:中国·延安·延大新校区

    邮 编:716000

    电 话:0911-2650581

  •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
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版权所有:suncitygroup太阳集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