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20日,春日的陕北高原风沙渐息,suncitygroup太阳集团2022级2班师生踏上了探访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遗址的学术考察之旅。这座沉寂四千余年的史前石城,正以其恢宏的城垣遗址与精美的玉器遗存,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壮丽图景。
史前文明的建筑奇迹
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,作为东亚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城,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,相当于6个故宫的规模。其“皇城台-内城-外城”的三重城垣结构依山势而建,10公里长的石砌城墙蜿蜒起伏,防御体系包含中国最早的瓮城、马面等设施,展现了史前时期城建技术的最高成就。
神秘的玉器祭祀信仰体系与权力象征
石峁遗址最引人注目的“藏玉于墙”现象,即将玉器与少女头颅、石雕人面共同嵌入墙体或埋于墙基,构成了独特的祭祀体系。这些来自晋南陶寺文化的玉器,不仅体现了北方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,更印证了《竹书纪年》中“筑倾宫、饰瑶台、作琼室、立玉门”的记载,是史前先民精神信仰的重要物证。
远古先民的鲜活印记
皇城台出土的20余件骨质口弦琴(距今约4000年),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弦乐器实物之一。此外,精细的骨针、铜器铸范、鳄鱼骨板及海贝等遗物,生动展现了石峁先民发达的手工业体系和广泛的贸易网络。
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
石峁遗址所展现的社会分层(高等级墓葬与殉人)、宗教仪式(人头坑祭祀)及复杂城防体系,标志着中国北方地区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。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后,这座正在建设的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”正成为诠释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。
本次见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,石峁不仅是黄土高原的石头王国,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见证。考古工作不仅是发掘文物,更是解读文明基因的重要途径。石峁遗址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证,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,呼唤着当代青年以科学态度守护文化遗产,以创新精神传承文明薪火。那些沉默千年的城墙、玉器和乐器,都在诉说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,呼唤当代青年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遗产,以创新之思传承文明火种。
文稿:汤荧